• 关注微信
  • 联系电话
    售前电话:
    135 3010 0521
    全国热线:
    400-930-8890
  •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售前热线: 135-3010-0521
传真:0755-61337707
邮箱:blsyb@topsky.com.cn
售后服务:400-930-8890
医疗器械行业管理体制及其法律法规分析
保力-医院设备科管理软件,助力医院创优评级| 点击在线咨询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在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累计顺差额31.90亿美元。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12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3%,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同时,医疗器械行业管理体制及其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疗器械行业管理体制及其法律法规分析。

1、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制和主要的法律法规

依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公司所属行业为生物医药行业中的医疗器械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公司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35

1)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负责制定医疗器械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负责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制定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2)行业监管体制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朝阳行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拟订行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组织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卫生部审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负责起草卫生和计划生育、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统筹规划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国家药监局负责全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的监督管理一方面是对已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生产企业实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上市医疗器械实施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由国家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协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公布。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制度。生产第Ⅰ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注册证书。生产第Ⅱ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注册证书。生产第Ⅲ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注册证书。

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开办第Ⅰ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Ⅱ类、第Ⅲ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4)公司主要产品执行的国家/行业标准

公司主要产品为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血液灌流机及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涉及的主要国家及行业标准如下:

 



分享到:
返回顶部